2009年4月23日星期四

皇帝的新衣

皇帝的新衣


来源 <新探索> 第11期

马来西亚第13任国王米赞阿比丁和他的妻子身穿绣满金色花纹的皇室服装,佩戴皇室徽章参加加冕礼。皇室徽章是皇家服饰中重要的装饰,主题内容是国徽、国王的形象等。勋章也属于徽章的一种,是皇室男子立下的战功的记录。徽章代表显赫的家族、骄傲的荣誉。

Royal Wears皇帝的新衣
谁给皇帝做新衣?这个人一定是时尚界那些设计大师的偶像,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设计师能够有这样的能力,一身衣服穿出来,就能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除非他是御用裁缝。
对于王室来说,服饰其实也是地位、财富和信仰的缩影,虽说君主制欧亚非都有,但各个王室外交礼服都逐渐偏西化风格,男子要么西服要么燕尾服,女性则穿小礼 服或民族化服饰。只有在一些大型庆典中,王室成员才会选择本国传统服饰。如果要给这类服饰总结一下,四个字就够了:极尽奢华。质地自然不用说,连装饰也是 非珍珠、钻石不用;工艺手法上,金线刺绣、手工纽扣、盘花都很常见;即使选择了民族化风格,也从色彩、款式、细节上都远胜民间服装。一切为了责任
英国王室每一次的节日游行几乎都是时尚界设计人士的一场视觉盛宴,千万不要小看那些看起来和普通人“区别不大”的王室男成员的礼服, 它们实际上有一套专门的规范:亲王和年纪幼小的王子们穿戴的是标准严谨的男士礼仪服,如果巡游是早晨,身上穿的那叫晨礼服,如果是傍晚,则一定是燕尾服, 而梅斯礼服则专门用于较轻松的场合,到了晚上参加晚宴,他们会换上塔士多礼服,当然,最富苏格兰风情的格子裙只会出现在非常正式的庆典中。
男士服装姑且如此,女王和公主们的装束就更加丰富了。在英国,如果女王同一天出现在公众面前多次,每一次她的装束从头到脚都会不一样!要出访就更不用说 了,她不会带少于50套的服装上路。有趣的是这次女王服装展被命名“为责任穿衣”,也就是说,身为王室成员,你不能按照个人喜好选择服装。这些年来,女王 每一次出访异国,御用设计师都会为其设计新的礼服,得考虑对方国家的宗教信仰、禁忌,并会特意把目的地国代表色、国徽或花朵融入设计中,以示对被访地文化 的尊重和致意。即便呆在国内,平常穿衣服也不是小事,得考虑首饰、颜色是否带有政治含义,会不会冒犯对方?衣服上的花边是不是太华丽,以至于外交上有失礼 的嫌疑?如果刮起一阵风,裙子会不会被吹起来(细心的人会发现伊丽莎白女王的裙角全都加了金属条)……通常人们在公共场合能够一眼发现王室身影,这也是拜 服装之赐,欧洲王室普遍选用粉色系的鲜亮色,目的就是为了能在人海中更加显眼。
和欧洲王室的时尚化路子截然相反的要算是日本皇室了。日本皇室的礼规和制度之繁多可是出了名的,服装这样的事情由宫内廷负责全权操办。日本天皇在外事交流和亲民活动中着装中规中矩,人们只有在极少数大型皇室活动时才能看见有日本特色的皇家服装。
1990年11月12日,日本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在东京皇宫举行即位典礼,接受象征天皇地位的三宝:宝剑、曲玉和玉玺。当时所有出席“正殿仪式”的皇室 成员男士一律穿标准燕尾礼服,女士着民族服装和服。只有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穿着纯正的日式着装:色彩沉稳的日本传统古袍。最能令人大开眼界的要算是 2005年纪宫公主清子大婚盛典了,这场“下嫁平民”的婚礼号称节俭朴素,但礼仪服装却一点也不失高贵。在婚前“神殿告别仪式”上,清子公主身穿12层厚 的“十二单”和服,梳了古式“大垂发”,手执绘扇,跟随一女官缓行。每到一殿她都先向殿的正面行礼,再进殿中的“外阵”座下参拜约3 分钟。所谓“十二单”,即在外衣上穿“褂”,褂上再穿正装“唐衣”、“裳”和“长褂”,制式和中国传统服装极为相似。公主传统妆容,唇红肤白,古袍由蔷薇 紫、橘子红、宝石绿和驼棕搭配,艳丽而大气,公主唇边那一丝浅笑则同她的母亲美智子皇后如出一辙,内敛,顺从和典雅。日本民众对这种穿着方式极为好奇,婚 礼后争相模仿,一时间居然给和服商家带来巨额商业效益。
如左下图为:德仁与小和田雅子大婚盛典中,王妃身穿12层厚的“十二单”和服,即在外衣上穿“褂”,褂上再穿正装“唐衣”、“裳”和“长褂”,制式和中国传统服装极为相似。

英国女王80岁时把自己的衣柜“打开”给公众看,展出了80件服装(上图),都是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她出席官方活动和家庭聚会的服饰,在这个跨度 70年的“时间之旅”中,那些经名家之手打造的经典之作,俨然是一本英国乃至世界时尚宝典。御用设计师为女王设计的服装设计稿和最终成品(左图)。
斯威士兰国王姆斯瓦蒂三世被认为是国家的灵魂,几乎是整个国家的偶像,在这个充满原始和狂野风情的国家,最出名的就是一年一度的古老仪式“草裙舞” 了,2007年9月这一天,全国近5万名少女裸露上身,腰间围一片遮羞布,期待能在草裙舞大会上被身穿部落服装的姆斯瓦蒂三世选为第 13位妃子。
有些色彩很高贵
将民族文化与服饰结合最完美的王室服装要算文莱了,它简直可以称为现代生活中的“一千零一夜”。
这个富有的小王国推行的是“马来化、伊斯兰化和君主制”政策,这从王室成员融合了马来族和伊斯兰特色的服装上都能看得出来。出现在盛大庆典中的文莱王子常 常是一身以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衬衣、腰部围以裙装“沙笼”、戴着黄金王冠、金线刺绣腰带以及象征荣誉的徽章、窄腿长裤,活脱一个从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中 走来的人物。而王室女性成员则是一袭无领长袖连衣长裙,围以鲜艳头巾的装饰,充满伊斯兰风情。文莱王室的服饰色彩也非常大胆,桃红、鲜橙、翠绿各种饱和的 色彩互相搭配,再以金色镶边,极尽浓烈之能事。
另一个对色彩极为讲究的皇室是泰王国,泰国皇室的服饰热衷于使用金色和各种相对深沉的鲜艳色彩搭配,比如荸荠红、宝石蓝或深色紫红,这种高贵感正是吸收了 佛教里袈裟红和佛像金的特点,而设计上,王室女性是立领、长袖、裙边刺绣连身裙装,搭佩肩部斜批的异色刺绣披肩,男性则是浅色立领衬衫、深色长裤,外罩金 线刺绣披风,再佩上宝剑、勋章,英气十足。如果是夏日,皇室女子还可以选择裸露胳臂的斜肩裙装,这种适当的裸露让王后和公主们在高贵中更有了无限风情。
柬埔寨王妃的金鞋(上图)。设计出色的鞋子也给皇家服饰增添光华。给皇室做鞋子的有一位华人叫周仰杰,他的鞋店开在伦敦海德公园,来订鞋的既有英国王室也有摩洛哥公主,2002年他还因此获得由英国女王颁发的一个叫OBE的奖。
皇家御用裁缝比时尚设计师更注重礼仪和优雅气质的塑造,同时,他还能保证让王室的人员不落伍,甚至引领这个时代
最不知名的时尚大师
王室服装不简单,它们背后的“御用裁缝”功不可没。正是他们创造了那些历经光阴流转而能长存的经典。皇室的御用裁缝和我们所熟知的设计大师如范思哲、皮 尔?卡丹他们有很大区别,皇家御用裁缝更注重礼仪和优雅气质的塑造,同时还能保证让王室的人员不落伍,甚至引领这个时代。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为例,回望女 王这60年来的照片,不同时期她的服装都代表当时最新的着装风格和最唯美的女性形象!50年前,美国版《Vogue》主编曾说过一句话:“我爱王室,因为 他们的衣服看上去总是那么干净和舒服。”这个非常简洁的评价从时尚界“魔头”《Vogue》主编的嘴里出来着实不容易,足见御用裁缝的功力非同一般。
诺曼.哈特内和哈迪? 雅曼是现在最受英国王室和贵族女性们信任的裁缝,他们的才华不亚于同时代的大师,但由于他们的设计室从不面向普通顾客,更不会举办新装发布会,于是,这俩 人几乎没有大众知名度。而实际上正是他们掌控了从50年代到今天伦敦的流行风尚。雅曼曾说,在其60 多年的设计生涯中,以把皇宫里的女人装扮成“英式淑女”为己任,而王室的巨大影响力直接让这种趋势带动民间。

至于男装,不得不说说伦敦的裁缝街了,这里是专门为皇室成员和皇家军队制作男士礼服的地方,这些御用裁缝不光给皇家男人做衣服,日益兴起的“超级富 豪”们也成为他们的重要客户,当然,高品质“好血统”的制作,收费也相当可观。如果你到伦敦街逛一逛,会发现从某一家小店走出一位经典英国绅士 :头戴圆礼帽,上穿黑色晨礼服、白色衬衣,下着灰色条纹西裤,手持拐杖,加上贵族化的脸庞,彬彬有礼的举止……说不定,你正在和一位王室大人物擦肩而过。 撰文/ 吴君绣
如左上图为: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访问日本时肩佩绶带。绶带是皇室成员出席正式庆典场合时的必要佩饰,实际功用是一种代表身份的象征、一个官制的代表,上面有皇室图案和色彩装饰,绶带上摆放胸针和徽章,按照皇室的习惯,绶带上必定别有一个到两个胸针。
权杖上的非洲之星
作为君王们重要装饰和象征的权杖,大多是由黄金、钻石打造(下图),最牛的一支要算英国伦敦塔内展示的女王权杖了,只因为上面那颗350克拉的“非洲之星 ”。1905年,英国殖民地南非发现了一枚重3106克拉的特大型宝石,南非当局决定进贡给英国国王,但从约翰内斯堡到伦敦路途遥远,许多海盗已在大西洋 上作好掠夺准备,一个半月后,一只邮包送到王宫,爱德华国王拆开后,从里面取出一个像茄子一样大小的宝石,放在桌上后整个屋子顿时金碧辉煌。后来,这颗宝 石被分割成多块,最重的非洲之星一号被镶嵌在英王权杖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