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面料知识- 羊绒
羊绒特性
羊绒及羊绒制品所用原料--羊绒是动物纤维中最优秀的一种,它取之于一种绒山羊身上紧贴皮肤表面即毛的根部。到了春季,这些薄绒由牧民用铁梳子 抓取下来成为原绒。山羊绒毛纤维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没有毛髓。(1)鳞片层:山羊绒鳞片呈环形,边缘较光滑,鳞片密度每毫米70~80个/mm(一般 细羊毛为60~70个/mm)而且鳞片紧抱毛干,张开角度较小。(2)皮质层。(3)山羊绒横截面多呈规则的圆形,比细支羊毛的圆整度好。所以羊绒的光泽 好,手感柔滑,这也是细羊毛所不具务的特点。由于山羊绒在纤维结构上没有毛髓,其保暖性就比羊毛好。
绒山羊生长在中国西北部蒙古、伊朗、阿富汗等温差大、日照长的半荒漠地区。由于特殊环境的因素,决定了绒山羊数量是很少的。
据统计全世界山羊绒年产量为10000-12000吨,而我国产绒量约占世界产绒量的70%。一只山羊一年仅能产50-80克无毛绒,也就是说五只山羊一年所产的绒仅可制做一件普通羊绒衫。
山羊绒的珍贵不仅由于它稀有,更重要的是用它织造的产品各项性能都是消费者所熟知的纯羊毛产品及其它纤维产品所望尘莫及的,特别是鄂尔多斯地区 所产的山羊绒,其纤维弹性、长度、细度、白度、色泽等方面均名列其它山羊绒之前,被国外客商推崇为中国最好的cashmere,誉为"纤维宝石"、"软黄 金"。
鄂尔多斯羊绒衫特性
鄂尔多斯羊绒衫是选用世界上最好的阿尔巴斯山羊绒、"中国一号无毛绒-KVSS"为制作原料,经过选绒、洗绒、分梳、染色、纺纱、编织、后整理 等一百二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高级羊绒制品。"鄂尔多斯"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34.16亿元。通过 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鄂尔多斯羊绒衫的特性:
1. 高雅华贵、风格独特。羊绒衫给人以典雅华贵的感觉,消费者穿上羊绒衫倍添风韵,能获得温馨的享受和高雅的风度。羊绒衫独特的文化品位,是现代人追求高品位的理想佳品。
2. 手感柔软,绒面丰满。羊绒衫的取材决定了其柔、软、轻、滑、糯、暖、爽的特性。羊绒衫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特殊的缩绒整理,绒衫表面露出一层细绒,用手感觉柔 软细腻滑糯,绒面丰满。羊绒衫如果贴身穿,与人体皮肤接触时,不但没有刺痒的感觉,可使人产生"柔、软、轻、滑、糯、暖、爽"的舒适感。
3. 保暖性好、质地优良。羊绒本身就是山羊在严冬时,为抵御寒冷而在山羊毛根处生长的一层细密、丰厚的绒毛。天气愈寒冷,细绒愈丰厚,纤维生长愈长。所以,用羊绒纤维加工的羊绒衫具有很强的保暖性。
4. 吸湿性强、穿着舒适。羊绒的吸湿能力是所有纤维中最强的,回潮率在15%左右。羊绒衫贴身穿能够在外界气温多变的条件下,自动吸湿,具有良好的排汗作用,并与人体皮肤快速自动调节出适合肌肤生理的温度。
5. 光泽自然、款式独特。鄂尔多斯羊绒衫,做工精细,综合了国际国内羊绒衫色彩的流行趋势,把羊绒衫自然柔和的光泽融于独特的款式、色彩设计中。鄂尔多斯羊绒 衫系列现有5000多种花色品种,完美地体现了人们追求高雅服饰的文化意识。特别是,新上市的由德国斯托尔电脑横机织出的风格各异的羊绒时装衫,引领现代 消费潮流,更是绚丽多彩、华贵典雅,尽显时代风彩。
我国山羊及山羊绒生产概述
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有起伏不大的平原,也有海拨较高、面积辽阔的高原;有峰峦高耸、地面崎岖的山地,也有高度不大、坡度缓和的丘陵。这样种类 齐全、多种多样、交错分布的地形特征,加上各地气候类型的千差万别,非常适合不同品种山羊的饲养,因而山羊在我国的分布范围相对于其它家畜来说更为广泛。
我国山羊分布及其数量
我国各地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有所不同,所饲养山羊的品种和发展途径也都不一样。按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 高原东缘──祁连山脉──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为界,以西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50%,耕地只占7.7%。牧区天然草场辽阔,山羊数量大、分 布广, 占当地牲畜总数的50%以上,主要以绒用山羊、绒肉兼用山羊和能产绒的普通山羊为主。以东为农区,拥有全国48%的土地,96.5%的农业人口和 92.3%的耕地,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等为主。山羊只数占本地牲畜总量的57%以上,以肉用、乳用、皮用及优良的地方普通山羊为主,部分省区也有产绒 的山羊,但所占比例不大。
一、我国山羊分布的生态地区
从山羊分布地区的生态条件,我国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地区:
1. 北方牧区: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天山山脉以北的广大地区。属中温带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在50─400mm之间,多为干旱、荒漠、半荒漠草原。植 被稀疏,以禾本科、菊科为主。本地区山羊数量多、产绒量大,羊只占全国总数的25%左右,著名品种有内蒙古绒山羊、河西绒山羊、新疆山羊等。此地区的山羊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有产绒、肉、皮等多种经济用途。
2. 青藏高原区:包括青海、西藏的绝大部分及四川的阿坝、甘孜、凉山和甘肃的甘南等地区。这一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气温较低,冬寒夏凉,无霜期 短,地表植被以高寒草甸、灌木为主。西藏山羊体格较小,毛色较杂,大多生长在4500米以下的高原和河谷地区,能适应高海拔的恶劣气候条件。
3. 农牧交错区:位于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和甘肃乌鞘岭以东,卧牛山、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陕西、山西的大部,宁夏、甘肃的南部地区及河北北部的部 分地区。这一地区和北方牧区有相似的生态环境,植被除干旱草原植被外,以灌木、半灌木为主,分布有著名的中卫山羊、子午岭黑山羊等优良的地方品种。
4. 北方农区:包括东北大部、黄淮海地区和辽东半岛。地处中温带和暖温带之间,年降水量在400─800mm。本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以各种低矮的灌木为主,农 业生产中形成的各种农副产品能为山羊的饲养提供一定的饲料。这一地区山羊分布密度较大,品种较多,著名的有辽宁绒山羊、青山羊、槐山羊、武安山羊等优良的 绒用、羔皮、肉用品种。
5. 南方农区:分布于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珠江流域,包括陕西南部、四川大部,云南、贵州两省的部分地区及沿海省区。这一地区属亚热带,气候 温和多雨,地形复杂,地表以各种灌木丛为主。本地山羊以产肉、乳、优质板皮为主。主要山羊品种有成都麻羊、四川板角山羊、陕南白山羊、贵州白山羊、马头山 羊、雷州山羊、海门山羊等。由于温度高,本地山羊绝大多数不产羊绒。
我国羊绒产地特征
我国山羊绒产量不仅占世界首位,而且质量也优于伊朗、蒙古等国。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是我国山羊绒的主要产区,除这些省区以外,西藏、辽宁、河北等地也有生产,具体情况如下:
1. 内蒙古自治区:年产羊绒4200吨,主产于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所产羊绒纤维细长、手感柔软、拉力大、光泽好、颜色正 白,多呈冰糖色,绒瓜松紧适中,呈圆球状或馒头状,含粗毛少,净绒率高。一般西部品质好于东部地区,颜色以白绒为主。全区羊绒产量和质量均居我国首位。
2. 西藏自治区:年产羊绒592吨,主产于阿里、那曲、日喀则地区,集中分布在日土、、改则、革吉、尼玛、文部、班戈等县。其中以日土、改则品质较优。其待 征:纤维较细、柔软,光泽柔和,弯曲多呈浅弯,富有弹性,毛色较杂,绒细度14.5─15.5um、长度40─50mm,净绒率在45%左右。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产羊绒810吨,主产于北疆的阿勒泰、塔城和青河地区,南疆的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以及东疆的哈密、巴里坤等地。其中以北疆各地产 量大,品质较好,南疆、东疆次之。其特征:纤维较长,拉力大,光泽好,颜色较杂,粗散毛的柔软性较差。细度14─16um,个体产绒量150─300克, 杂质含量较少,净绒率较高。
4. 青海省:年产羊绒420吨,主产于海西州的都兰、乌兰及德令哈等地,以海北州产量大,品质较好。其特征:绒瓜较松散、膘薄,净绒率较高,洗净率60─62%。
5. 甘肃省:年产羊绒410吨,主要集中在肃北、肃南以及庆阳地区的还县、花池、合水等地。其特征:纤维较粗,含杂少,洗净率高,净绒率达46%左右,平均细度15.5um,长度较短在40mm左右。
6. 河北省:年产羊绒400吨,主产于太行山山区及北部的张家口地区和承德地区。河北省的紫绒产量也较多,集中在定县、唐县、易县等地。其待征:纤维较粗,手感发涩,粗毛较长,并有透心绒。瓜子大小不一,肤皮等杂质含量较多,品质较差。
7. 辽宁省:年产羊绒310吨,以盖州为中心,幅射辽东半岛。主产于盖州、庄河、岫岩、本溪、辽阳、风城、宽甸、瓦房店等地。其特征:绒纤维长,牵伸度好,拉力、弹性大,青白有光,手感好,细度较粗多在15.5─16.5um,净绒率在58%左右。
8. 山东省:年产羊绒280吨,主产于泰山和沂蒙山周围地区,集中产于泰安地区和淄博地区。其特征:纤维较细而短,均匀度、色泽较好,绒瓜内含粗毛及杂质较多,绒瓜大而松。
9. 陕西省:年产羊绒780吨,主产于陕西北部的延安地区和榆林地区,其中榆林地区羊绒品质较好。其特征:纤维细而短,瓜子较小,绒色较杂。紫绒生产占一定比例,手感好,油性适中,粗毛等杂质含量较大,洗净率和净绒率不高。
10. 宁夏回族自治区:年产羊绒390吨,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东麓的银北地区和六盘山附近地区。以惠农、平罗、银川市郊、中卫、海原、西吉、固原等地产量较大。其 特征:纤维细长,手感好,含杂质较少,洗净率较高。但部分产区由于中卫山羊遗传影响,粗毛较细平均43um,分梳中不易去除粗毛,给生产造成困难,很难达 到质量要求。
11. 山西省:年产羊绒710吨,主要分布在吕梁、忻州、临汾三地区。主产于五寨、岢岚、离石、兴县、隰县、石楼、永和等地。其特征:绒瓜小而薄,纤维较细且短,长度40mm左右,粗散毛较长,颜色深浅不一,手感发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